大冶资讯网

超强台风“苏拉”来袭 海上油气田7720人全部安全撤回陆地

2023-09-01 04:03:53 来源:读创


(相关资料图)

读创/深圳商报记者 苑伟斌

8月31日,超强台风“苏拉”已移入我国南海东北部海面,并逐渐靠近广东东部沿海,位于南海东部海域的40多个海上油气田最先受到影响,预测海上平台最大风力将达到17级、浪高8米以上。

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把保障员工生命财产安全放到第一位,加强统筹协调,做好监测预警,组织全部海上作业人员有序撤离,确保人员生命安全。同时,部分油气田启动“台风生产模式”,通过陆地远程操控,努力将台风的影响降到最低。

“截至31日中午,我们共动用直升机271架次、船舶57艘次,已撤离全部海上作业人员总计7720人,所有作业船舶安全返港或在锚地避风,撤离过程安全有序。”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作业与应急经理邱志敏介绍说。

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联合多家气象预报机构综合研判台风走势,提前向各作业单位和联防联控单位发布防台风预警,召开3次防台会统一部署,同时启动公司领导防台应急值班机制,实行24小时应急值守。

据悉,今年7月以来,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已进行3次撤台工作,在确保人员、设施安全的情况下,最大限度保障油气生产,建立起以后勤保障为基础、以气象预测为抓手、中长期预报和网格化预报相结合的“一盘棋”防台风管理体系,全面提升全海域应急响应和处置能力。

台风频频光顾,如何最大力度保障海上油气田正常生产?自30日下午开始,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采取智能化措施,在流花油田、恩平油田、白云气田相继启动“台风生产模式”,生产人员在陆地操控中心实现对海上生产设施的实时监测与操控,减少海上油气田产量损失。

“‘台风生产模式’是指在台风来临时,海上作业区人员全部撤离到陆地后,通过‘复制’到陆地的中控系统对海上平台进行远程操控生产,操作信号通过卫星这个‘超级WiFi’进行传输,进而达到台风期间油田少停产甚至不停产的目的。”恩平油田作业区生产经理张琳说。

今年,由恩平15-1、恩平10-2油田组成的恩平油田“新区”、我国首个自营深水油田群流花16-2均首次实现了台风生产模式,番禺油田、西江油田等更多油气田的“台风生产模式”改造也正在进行中。油气田的“神经末梢”正变得更加灵敏,面对台风时也将越来越收放自如,像流花16-2油田群这样的南海第一产油大户,每年就可挽回原油产量损失超8万吨。

此外,中国海油深圳分公司围绕历次台风影响和阶段产量任务,持续优化油田生产作业计划,召开专题会议系统研究部署油气田整体检修和钻修井等任务,系统治理海上生产设施意外关停,实现“应产尽产”,力求尽快“追回”损失产量。

关键词:

热门推荐